云浮市下西村小网格撬动大治理
走进云浮市云城区南盛镇下西村,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心旷神怡,很难相信这只是一条普通的村落。这一幕正是下西村以“小网格”撬动“大治理”,实践农村人居环境的成果。该村创新推行“网格轮值+保洁”制度,探索出一条卫生治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路径。

晨光下整洁的下西村
网格化定责:从“政府包办”到“全民共治”
下西村将村庄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建立“网格轮值+专职保洁”双轨机制。专职保洁员负责公共区域日常清扫,确保主干道、公共设施等卫生无死角;村民则通过“门前三包”制度认领房前屋后环境维护责任,形成“专职管公共、村民护门前”的互补格局。这一模式既缓解了村级保洁压力,更激发了村民“自己的家园自己管”的主动性。制度推行后,公共区域保洁效率提升了,村民更自觉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

干净整洁的下西村一角
节日化攻坚:以传统民俗激活内生动力
针对农村卫生治理中“干部干、群众看”的难题,下西村巧借传统节日破解动员瓶颈。每逢清明、端午、春节等重大节日,由村干部牵头组织“每户出一人”集体大扫除,将民俗活动转化为治理抓手。今年以来,全村累计开展节日集中整治12场次,村民参与率达九成以上。“党员干部示范干、村民代表带头干”的传导效应显著,形成“月月有行动、季季有评比”的常态化机制。村民坦言:“以前觉得扫地是公家事,现在全村一起干,自家门前不干净都脸红!”

党员干部示范干、村民代表带头干
长效化固本:制度与文化双轮驱动
据了解,下西村注重将“硬约束”与“软引导”相结合,夯实治理根基。一方面,建立“日常保洁+定期巡查”机制,通过网格轮值明确责任边界;另一方面,将卫生治理纳入村规民约,以“门前三包”为载体培育文明新风。这种“制度管当下、文化育长远”的模式,推动村民从“突击应付”转向“习惯养成”,为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下西村为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文 | 记者 郑俊良 通讯员 云城宣图 |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