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流潮或再现 港交所将成首选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陈燕青
随着美国市场传出对中概股“除牌”风险的加剧,中概股回流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中国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3日公开表态,已指示证监会与港交所“全速备战”,确保香港成为全球中概股回流的首选地。受此消息刺激,港交所14日大涨近7%。
陈茂波在公开讲话中强调,香港背靠祖国、依托“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已成为全球资本眼中的“避风港”。他透露,香港已建立针对海外上市企业的“双重上市”及“第二上市”监管框架,大幅简化流程,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针对全球最新变化,陈茂波称,已指示证监会和港交所做好准备,若于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回流,必须让香港成为它们首选的上市地。港交所亦会加紧做好在东盟和中东市场的联系和推广工作,吸引更多当地优质企业来港上市,同时汇聚更多国际资金到港,进一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实力和地位。
最近几年,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头顶美国监管与退市的双重阴霾。近年来,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头部中概股纷纷奔赴香港,完成第二上市。如今,中概股回归港股市场热度似乎又有再起的迹象。
中概股回流港股主要有三种方式:私有化退市后重新申请港股上市、在香港二次上市、双重主要上市等。其中,二次上市流程简单、所需时间短,合规要求获多项豁免;而双重主要上市,因为两个资本市场同为第一上市地,公司必须符合香港所有的上市规则。目前,阿里巴巴、网易、京东等中概股已经在香港二次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
所谓第二上市,是发行人在多个交易所进行上市的一种选择。与之类似的手段还包括“双重主要上市”,即在两个上市地都采用主要上市的方式。
在内地企业纷纷赴港上市的同时,中概股也具备回归港股趋势。普华永道预计,2025年香港IPO融资额将达到1300亿至1600亿港元,并有可能跻身全球三大IPO市场之列。
根据统计,当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超100家,总市值逾6万亿港元。其中,高盛筛选出的27家“符合回流条件”企业,覆盖电商、金融科技、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拼多多、满帮等新兴巨头因高成长性备受关注,而富途、传奇生物等则可能借助香港市场提升国际知名度。高盛认为,若这些企业成功回流,将对香港市场的流动性与估值体系产生结构性重塑。
对此,深圳一家中资券商海外分析师分析称,“虽然目前港股市场在交投方面与美股仍有差距,不过出于各方面考虑,部分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选择港股二次上市可能性较大。从中长期来看,港股市场有能力逐步承接并替代美股流动性。”
据德勤研报分析,香港市场在寻求国际融资、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全球化布局的中资企业大中型交易的支撑下继续回暖,市场流动性、成交量和估值均有所改善。结合香港IPO市场在一季度显著反弹,新增一批海外公司上市,助力香港市场在全球IPO筹资额竞争激烈的排名中保持第四名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