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科技+思政!让知识“活”起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0:29:00    

25日清晨,海城四中近600名七年级师生和家长志愿者搭乘辽宁省研学高铁专列G9127次列车,奔赴辽宁省科技馆开展主题研学活动。

在这场沉浸式科技探索中,同学们以实践触摸未来,用求知点亮青春,在科学与思政交融的课堂上收获成长。海城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研学是2025年重点推进的“行走的思政课”工程首站,旨在通过“科技+思政”模式,让知识“活”起来。

高铁课堂

流动的思政教育新体验

列车飞驰,车窗外的风景如画卷舒展,车厢内却是一派火热的学习场景。鞍山车务段与海城市教育局联合打造的“移动课堂”上,工作人员向同学们生动讲解了高铁运行原理,结合站台安全线、电磁感应等生活实例,将物理知识融入旅途见闻。“原来站台黄线背后是伯努利原理!”七年三班李同学恍然大悟。

科技馆探秘

在互动中点燃科学火花

步入辽宁省科技馆,同学们瞬间被科技的魔力吸引。在“探索发现厅”,“龙卷风”模拟器前围满驻足观察的身影;“静电传导”实验中,十余名手拉手的同学因电荷传递惊笑着跳起;IMAX巨幕影院内,真菌王国的微观世界引发阵阵惊叹。“菌丝网络就像大自然版的互联网!”七年五班张同学在研学手册上认真记录。科技馆教师以“悬浮吹风机”“静电金属球”等趣味实验秀,将电磁学、流体力学等抽象原理化为直观体验。

工业之光

从共和国长子看辽宁担当

在“辽宁工业成就”展区,老师以鞍钢蜕变、辽宁舰诞生等案例,讲述了老工业基地的辉煌与振兴。当了解到孟泰用双手捡回高炉零件的往事,同学们纷纷感慨:“原来‘共和国长子’的称号是用汗水铸就的!”通过罗阳烈士事迹和新时代“大国重器”展项,科技报国的种子悄然埋入学生们的心田。

归途沉思

科学与家国情怀的双重滋养

夕阳西下,返程列车格外安静。同学们或翻阅记满笔记的研学手册,或凝望窗外沉思。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科普实践,更通过思政与科学的深度融合,让同学们读懂辽宁精神,树立“强国有我”的志向。据悉,海城市教育局将持续推出系列研学课程,让更多学子在“行走的课堂”中拓宽视野、滋养心灵。


全媒体记者 沈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