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职院打造数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湖南工业职院学子获2025年度“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高专组“数控多轴加工技术”赛项一等奖。

欧阳陵江指导学生。
红网时刻新闻4月11日讯(通讯员 王露曼)近日,2025年度“楚怡杯”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高职高专组“数控多轴加工技术”赛项在长沙落幕,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获得一等奖,该校已连续9年蝉联该赛项一等奖。
作为国家“双高计划”的A档专业群核心专业、国家级精品专业,该专业依托13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校企双元、工学交替、能力递进、多维贯通”的数智工匠培养模式,构建了从课堂到企业的无缝衔接。
“一项新技术出现,到新应用的全面铺开,存在一定的‘迟滞效应’。我们至少要提前5年‘预研’新技术新课程,才能保证学生毕业的时候具有较强的技术适应性。”湖南工业职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欧阳陵江表示,为了缩小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间的差距,校企双方都在寻求更为紧密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因此,学院紧跟行业领军企业,升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新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新的课程标准,重构课程内容。
近两年,学院将目光投向了中联重科,该公司正投资千亿在长沙打造中联智慧产业城,汇聚了8个全球领先的灯塔工厂。机械工程学院组建3个虚拟教研室共19名教师到中联重科顶岗实践,了解岗位需求、岗位工作任务及岗位所需能力。
调研发现,新的工厂亟需大量数控设备操作工程师、焊接机器人操作工程师和智能设备维保工程师,于是,学院教师与企业共同为这三个岗位人才培养确定教材体系,进行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并制定出科学、规范的高职专科与高职本科相关人才培养方案。
“正因为提前‘预研’,当技术全面铺开的时候,我们的学生走出去就能为中小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难题。”欧阳陵江表示,近年来,数控技术专业群培养的人才70%以上服务于省内制造企业,不少成为了公司发展的中坚技术力量。
数控技术专业需要学习的知识面广泛,涵盖了机械设计、数控编程技术、数控机床电气控制、CAD/CAM软件应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多个领域。在培养过程中,该校数控技术专业坚持实行“工学结合”的技能模块化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企业真实项目中实践,使毕业和就业上岗实现“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