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通三迤】发挥好群众监督作用
作者:黄凯
群众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基石。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把群众监督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畅通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方式、强化监督保障,让群众监督的“源头活水”真正转化为正风肃纪反腐的“磅礴力量”。
畅通渠道,搭建群众监督“连心桥”。拓宽群众监督路径是有效发挥监督效能的前提。要完善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监督网络,在优化“12388”信访举报平台基础上,推动监督端口向基层延伸,在社区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大厅、社区公告栏等设立“监督直通车”窗口,让群众第一时间反映问题。创新“码上监督”“掌上举报”等数字化手段,实现问题反映“一键直达”。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与信访、审计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民生领域腐败问题等建立专项台账,形成“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的闭环机制。通过健全“接诉即办、未诉先办”工作体系,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监督有渠道、诉求有回应。
完善机制,筑牢群众监督“保障网”。制度保障是群众监督发挥实效的关键。要完善实名举报优先办理制度,建立“受理—交办—反馈—评价”全流程管理规范,实行限期办结和办理结果“双告知、双反馈”,形成闭环。健全诬告陷害澄清正名机制,既保护群众监督积极性,又维护党员干部合法权益。推行“阳光反馈”制度,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线索,通过召开群众见面会、发布通报等方式公开处置结果。建立监督成果转化应用机制,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纳入巡视巡察重点、专项整治内容,推动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制度刚性约束,让群众监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强化引导,激活群众监督“原动力”。思想引领是提升群众监督质效的根本。要加强党章党规和法律法规宣传,通过制作“监督明白卡”、开设“流动监督课堂”等,帮助群众准确掌握监督范围、方式、程序。注重培育大监督理念,选树“清风监督员”先进典型,开展“优秀监督案例”评选,增强群众参与监督的荣誉感。建立常态化互动反馈机制,组织“纪委开放日”“监督体验周”等活动,邀请群众代表参与监督检查、案件回访等工作。用好“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资源,通过公开典型案例强化震慑效应,以文化浸润增强群众监督自觉,使“敢监督、会监督、愿监督”成为社会新风尚,一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