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海量财经丨消费贷市场“价格战”暂歇 济南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已重回3%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5:11:00    

海报新闻记者 杜郑敏 济南报道

4月份,银行消费贷利率正式步入密集调整期。近日,海报新闻记者通过调查济南当地银行了解到,多家国有行、股份行、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已将消费贷产品利率上调至3%及以上,此前常见的“2字头”优惠利率已难觅踪影。

济南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进入4月份消费贷利率不低于3%

此前,消费贷市场掀起“价格战”,利率刷新历史低点,不少商业银行的消费贷年化利率低于3%,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甚至下调至2.4%左右。

进入4月份,具体来看,中国农业银行的“网捷贷”年化利率(单利)调至3.1%;兴业银行“兴闪贷”从2.78%调整到3.75%;中国建设银行“快贷”产品年利率从2.8%调整为3%;济南农商银行“惠享贷”额度50万以下3.6%,50万以上3.8%。

截图来源 中国农业银行手机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印发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消费贷款额度、期限、利率,优化资源配置。随后多家银行接到总行通知称,2025年4月起将信用消费贷年化利率统一上调至不低于3%。

截图来源 中国建设银行

济南农商银行(奥体中路店)一位客户经理告诉记者:“3月30日,我们银行接到通知,4月份消费贷产品的利率上调到不低于3%。”中国工商银行(济南槐荫支行)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进入4月后,该行所有消费贷产品“不能低于3%”。

有业内人士认为,上调贷款利率,有助于商业银行缓解息差压力、提升盈利能力。从这一举措也可以看出,近期消费贷市场出现的激烈“价格战”或回归理性。

长期的消费贷低利率不利于银行健康发展

事实上,在“以价换量”的情况下,许多银行的消费贷业务的确出现了不同程度增长。近期发布的银行年报显示,国有六大行中有四家实现了消费贷业务的两位数增长。其中,交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加1568.37亿元,增幅达90.44%,近乎增长了一倍。

然而,随着消费贷业务的快速增长,零售贷款资产质量的风险也逐渐暴露。截至2024年末,多家银行的个人贷款不良率呈现上升态势。

农业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其个人消费贷款金额从2023年的1.2%占比上升至2024年的2.3%,不良率由1.04%上升至1.55%;中信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为2.14%,较上年末上升0.59个百分点;渤海银行2024年经营业绩报告显示,该行个人消费类贷款的不良率从4.44%涨到了12.37%。

图片来源 渤海银行

此外,消费贷利率过低,也会对银行盈利能力造成挤压。从财报数据来看,2024年,23家上市银行净息差全部出现下滑。2024年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65%,较2023年的1.83%下降19BP。

以国有大行为例,除邮储银行净息差为1.87%外,其余五大行净息差已全部低于1.5%。其中,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42%、1.27%、1.42%、1.51%、1.4%。

上调消费贷利率 规避金融风险

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将消费贷的利率不得低于3%,就是为了遏制恶性竞争,以减少金融风险。

有专家指出,当个人消费贷款利率过低,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可能让消费者产生“利率幻觉”,不顾个人实际盲目申请,从而加重个人债务负担;消费贷款可能被套用、挪用,从而导致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理财市场等。

今年一季度,银行将优质客群消费贷利率压至年化2.5%左右,部分消费者打起了“小算盘”,尝试以低息消费贷置换高利率房贷。

记者就此事咨询济南一家银行客户经理,对方表示,“以贷还贷”是被明令禁止的,且消费贷禁止流入楼市。“客户线下网点办理消费贷申请的时候,需要提供相应的贷款用途证明材料。消费贷打入借款人账户中,资金的用途会显示某某贷款,用这笔资金还房贷是还不进去的,系统会进行报错。”对方进一步说,银行会不定期核实消费者贷款用途,如果发现挪用,银行有权提前收回贷款。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总的来说,消费贷利率上调是银行在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的理性选择,旨在缓解息差压力、提升盈利能力。然而,这也可能对消费者的贷款需求产生一定影响。”有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在申请消费贷时,要充分了解各家银行的利率政策和还款方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贷款产品。同时,银行也应该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合理设置贷款利率,避免对消费者造成过大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