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叫响“汝瓷之源”“汝窑为魁”品牌!平顶山市出台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7 11:3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田秀忠

4月15日,从平顶山市陶瓷发展促进中心获悉,《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出台,平顶山市将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加强传承保护、打造产业平台、培育骨干企业、强化科技创新、促进融合发展、加强宣传推广等举措,擦亮平顶山陶瓷文化名片,叫响“汝瓷之源”“汝窑为魁”。

《意见》指出,平顶山市将制定陶瓷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出台平顶山市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设立陶瓷产业扶持资金和发展基金,将陶瓷产业扶持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加大对陶瓷产业能源供应的支持力度,支持艺术瓷、日用瓷、工业瓷和特种瓷共同发展,促进平顶山市陶瓷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在传承保护方面,将加强平顶山陶瓷学术研究,梳理陶瓷历史文脉,丰富陶瓷釉色数据库,建立陶瓷文化资源数据库和保护名录,推进平顶山市古陶瓷遗址申遗工作。加快清凉寺汝窑文化展示园建设,推进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张公巷窑址、严和店窑址、东沟窑址、段店窑址、黄道窑址等重点陶瓷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博物馆群建设。加强陶瓷文化遗产核心技艺保护,制定陶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扶持计划,支持陶瓷非遗工坊等建设,鼓励陶瓷非遗传承人设立大师工作室、创研基地。在平顶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平顶山博物馆专设平顶山陶瓷历史文化展厅,鼓励全市各类艺术馆、博物馆开发陶瓷文创产品并进行展示与销售。

《意见》提出,将推进平顶山市滨湖文旅小镇、大香山文化园,汝州市汝瓷小镇、严和店古窑址国际陶艺村,宝丰汝窑陶瓷产业园、清凉寺汝瓷产业园,郏县安良陶瓷产业园,鲁山花瓷古镇,平顶山市卫东蒲城古陶产业园,平顶山学院中原陶瓷教育产业文化园,平顶山市新华区数字经济产业园陶瓷产业电商平台等项目建设,发挥各自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产业集群,为创业孵化、学术交流、展示销售、创新创业等提供平台。

支持陶瓷企业协同发展,突出项目建设,推动上下游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陶瓷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头部陶瓷企业,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集团化发展。做优一批特色陶瓷企业,引导“低小散”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实施名牌战略,支持陶瓷企业注册商标,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顶山陶瓷知名品牌,支持陶瓷企业参与中华老字号、省老字号的评选。

争创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设立传承与创新研究、孵化载体赋能汝瓷高质量发展研究等软科学课题。加强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陶瓷材料、坯体成型、温度控制等陶瓷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提升陶瓷功能和品质。

《意见》指出,将实施“陶瓷+”战略,突出创新创意,推动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开展“陶瓷+”文化活动,常态化举办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书法、美术、诗歌等活动,支持以陶瓷为主题的艺术创作,打造以陶瓷为主题的国家A级景区、研学旅游基地(营地)、研学线路、主题餐厅、主题公园等陶瓷消费新场景。加大对平顶山市陶瓷企业、品牌、专业人才的推介力度,加强陶瓷科普规划,创新宣传渠道,传播好陶瓷文化,讲好陶瓷故事, 在全市形成大力发展陶瓷产业的浓厚氛围。争取承办全国性陶瓷学术研讨会、年会,持续举办汝瓷文化节,定期举办中原陶瓷博览会、中国(平顶山)陶瓷文化艺术作品展示活动,争取承办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统一组织陶瓷企业参加景德镇、北京、厦门、深圳等地国家级陶瓷展会、茶博会、文博会,叫响平顶山“汝瓷之源”“汝窑为魁”宣传品牌。争取将汝瓷等纳入国礼、国展,成为国家重要活动用瓷。推广使用平顶山陶瓷特色邮票和信封,宣传扩大平顶山陶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