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多维度夯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日报》】
4月11日,记者从乌海市乌达区教育局了解到,近年来,乌达区将各校(园)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主要阵地,努力把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一方面致力提升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另一方面紧紧抓住学生语言学习关键期,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贯穿于他们的学习生活中,为学生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打下扎实基础。
前不久,在乌达区团结路小学举办的“一笔一画皆学问,听写汉字显真功”书写大赛上,学校一至六年级学生全员参与。比赛中,学生们个个坐姿端正,凝神、静气、提腕、落笔,全神贯注地书写每一个汉字。比赛结束后,评委老师精心评选,从卷面整洁、笔画流畅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从每个年级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彰。
“此次汉字书写大赛,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风采的平台,更培养了他们认真的书写态度,激发了同学们写好汉字的热情。”该校一位教师说。
如今在乌达区各校园,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文字类活动,学生们既通过书写大赛、书法比赛全面掌握了汉字的书写规范,又通过演讲大赛、朗诵比赛、征文比赛等,进一步提升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同时,乌达区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各校(园)充分发挥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的宣传作用,张贴海报标语,建立了语言文字法宣传专栏,让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各校(园)还创设第二课堂,充分发挥校内外相结合的优势,利用学校墙报、宣传栏及校刊等宣传阵地,让师生参与墙报、宣传栏内容的编发工作,提升大家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此外,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日,各校(园)还会组织学生开展上街“捕捉”不规范字的活动,让学生们随时随地观察,如发现不规范的字词,立即记录下来,并反映给有关部门。
为提升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乌达区通过脱产培训、校本研修、帮扶结对等方式,将任课教师讲国通语、写规范字作为日常要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规范标准也被纳入教职工日常培训内容,增强了教师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草原云·正北方网记者 郝飚)
[责任编辑:孙丽荣]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