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宠物家的确定性革命:从第一家到第一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9:15:00    

周三下午,趁着摸鱼时间,小张打开宠物家小程序,给她的泰迪多多预约了一个周六的美容套餐。小张常给多多约的是宠物家的一星护理美容师,非常抢手, 必须 提前预约。

最近宠物家的用户们都有类似的感觉,以前提前一天预约的美容师,现在得提前三天,还不一定能约上。4月1日起,宠物家上线了会员制之后,这种抢手的情况更明显了。

这是几万个宠物家用户的缩影。从今年4月1日开始,宠物家停止预付费充卡,全部门店切换付费会员制,前两周新增付费会员突破2万。数字简单,但这背后是宠物行业正在经历的一场“确定性革命”——抛弃传统的“充值办卡”模式,重构信任关系。

这家成立十年的企业,从“第一家全直营连锁门店”的身份闯入宠物行业,现在,宠物家正再次成为“第一家”——“第一家付费会员制护理品牌”,消除预付费风险、重构服务价值。

从“第一家”到“第一家”,宠物家的底气来源于什么?

当小张第一次带她的泰迪随机走进家附近的一家宠物店时,她遭遇了所有养宠人都熟悉的焦虑:价目表上只有模糊的“小型犬洗澡98元起”,但实际收费时,店员说泰迪要做造型,还得加钱;号称“专业洗护”的服务间里,隔着挡板,实习生用不知名浴液随意冲洗;更糟的是,要想洗澡必须先充值,动辄上千元,这小张想起了其他朋友提到的“卷款跑路”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在过去反复上演。整个宠物服务行业长期存在四大不确定性:

价格迷雾——按体重粗放定价,实际收费常临时加价;

服务盲盒——美容师资质不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流程黑箱——服务时长、步骤缺乏标准,用户无法预期;

资金风险——预付费模式埋下跑路隐患。

过去,很多从业者赚的不是服务的报酬,而是不确定性带来的信息差的利润。

在宠物家创始人李强看来,面对行业痛点,必须用系统性、确定性重塑行业,做一个值得被用户信任的新型宠物服务消费渠道。所以从一开始,他选择线下部分做直营连锁店,而不是不可控的加盟店。

但这还远远不够,做一个被信任的消费渠道,李强不断思考怎么样能更好地解决用户对宠物护理行业的不信任。2015年,李强在创业之初决定:线上的系统建设要先行!先花几个月搭建SaaS系统,再开设第一家门店。

这一选择在当时极为少见,当时的宠物洗护行业以夫妻店为主,依赖人工管理,效率低下,服务标准化程度低。通过搭建SaaS系统,宠物家能够实现服务流程的标准化、用户数据的实时了解以及门店运营效率的提升。

这种数据驱动的模式不仅帮助宠物家在早期建立了管理优势,还为其后续的规模化扩张奠定了基础——数据能给解决行业难题带来有效的决策支撑,先打牢地基,才能不断加高。

宠物家首先解决价格确定性的问题。很多宠物护理都依旧按照宠物大中小的体型,甚至是体重来收费,但这无法给用户带来好的体验——毕竟,洗护时间和难度由品种、大小、功能决定,绝非体重。

宠物家决定按照“犬种+服务项目+美容师等级”定价和估算时间,目前宠物家有105个犬种、30多个服务项目、5个美容师级别,共有上万种组合方式。这种基于真实成本的透明定价,并且能主动选择服务人员的方式,让顾客感受到“为价值买单”的公平感。

更细的分类能将预约时间精度不断提升,从传统门店的不确定还要多久,到精准地以10分钟为单位的预约格子,用户能感知到时间上的确定性。系统分析了历史服务数据建立105种犬型的动态时长数据库,对各项服务的时长及衔接做好预测,方便安排接下来的预约。

为了跑通这个复杂的预约系统,宠物家在成立之初先磨了十万单。

流程的确定性也非常重要,时至今日,至少20个步骤的宠物家洗护流程依然是业内同行“抄袭”的模板。2019年,在宠物家开满30家店时,李强发现,要想进一步扩张,必须解决洗护人员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更大的壁垒在稳定性上。于是在2019年,宠物家搭建了美容师培训体系、制定服务流程标准化,保证200多个店提供的服务是稳定的。

确定和标准,能让宠物家发现问题。宠物家通过数据,可以对经营数据异常的店铺及时分析,从而锁定是管理问题、人员配比问题、还是选址问题。宠物家过去也因此关掉过选址不佳的店铺,再重新选址开店,不断优化店铺经营情况。

李强也很坚定,做重的模式让所有的后来者、追随者都“想抄抄不动。”

十年间,宠物家从SaaS系统的第一行代码起步,逐步扩展至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的近200家直营门店,累计服务超过1000万只次宠物。轻资产模式或许能快速扩张,但唯有重资产才能沉淀真正的价值。

当市场进入新一轮变革期,这些重投入沉淀的能力正在转化为抵御不确定性的战略定力。

在确定性的基础上,好的商业模式会自然而然地长出来。

当传统宠物店仍在用充值折扣绑定客户时,宠物家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径——以年费建立会员关系,尽管这需要更精准的商业设计。

从会员制的前辈山姆会员店与Costco的商业路径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高频刚需场景与会员制的化学反应:山姆中国区2023年会员费收入占比利润达67%,Costco全球会员续费率高达92.9%。

和Costco一样,宠物家抓住的是宠物护理的天然高频属性,只不过前者是零售商品,后者是服务用户——狗平均每月洗澡2-3次、猫2-3个月洗一次,宠物家过去十年老用户的次月复购率超50%——这天然适合会员制。数据显示,宠物家用户年均到店次数达22次,这比山姆核心用户每年十几次的频率还要高。

会员费创造利润,高频消费维持粘性,也是宠物家押注付费会员制的底层逻辑。宠物家也不断通过各种形式宣布其会员体系的内容和价值。最大的改变是,抛弃了过往和其他宠物店一样动辄一两千起的“办卡储值”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门槛更低、权益更好、品质更高的付费会员制。

具体来说,宠物家的会员分为三个等级,黄金、白金、黑金,分别按照199、299、599一年收费,不同会员的权益区别主要体现在护理代金券的张数和驱虫的次数,以及护理折扣和预约天数上,所有的会员都可以享受进口贝特爱思宠物浴液,也都能升级带星的护理美容师。

图源:宠物家小程序

看似宠物家“亏了”——提供了超出会员费价值的服务,但从预付费切换付费会员制的本质,让企业的服务毛利在定价不变的情况下增长了15%以上。过去储值模式吞噬了企业毛利,企业要花更多人力和时间服务“赠送”的部分,而这部分服务本身并不创造经济价值。而会员制则通过精细化、透明化的服务,直接转化为用户信任和企业收益。

另一方面,李强告诉我们,宠物家不惜“亏本”也要推出门槛更低、权益更好、品质更高的年费会员制,就是想告诉用户,用户信任宠物家,宠物家会给更大的回报。在“卷款跑路”频发的市场环境中,消费者需要一种“确定性”的信任。

宠物家通过动态定价算法和健康数据资产反哺用户,将会员费转化为一种“确定性契约”。当其他玩家还在卖服务时,宠物家已经开始卖“确定性”了。

会员制是双赢,但为什么是现在?过去中国的零售业尚处于渠道扩张期,对企业来说深耕用户的性价比不高;另一方面,会员制需要建立在企业和消费者已经有一定信任基础的前提下。

李强表示,品牌建立有三步,安全感-信任-信誉。当前宠物家在会员制转型中展现的信任势能,实质是过去十年通过近两百家直营门店标准化管理、累计护理近1000万只次宠物验证构筑的安全感转化。

付费会员制的底气,源自过去十年在数据积累等基本功上的持续投入。当其他品牌追求轻资产扩张时,十年间,宠物家在“重”字上做足了文章,构建了“确定性”的几重壁垒。

会员制不是结束,而是崭新的开始。当直营网络和会员体系完成底层搭建,宠物家想要挖掘更具想象力的数据价值。

春节后,宠物家一方面在准备会员制的上线,一方面也与腾讯云展开合作,接入了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并融入自身企业知识库,推出了宠物行业的AI健康管家升级。

如此一来,每只宠物和用户能获得个性化护理建议:一方面,系统能实时记录每只宠物几十项生理指标并生成季度护理报告;另一方面,宠物家基于过去10年护理服务近1000万只次宠物的记录,积累了大量护理建议,能帮助用户打破信息差。

用户与AI助手交流(图源:宠物家小程序)

更深的布局在生态端。未来,宠物家可能会布局到行业的不同方向,给用户提供更完整的服务。

对于宠物行业,生态布局绝非简单的业务延伸,新增触点会强化“确定性”的产业厚度,宠物家正在将过去十年积累的1000万次护理记录转化为行业新基建。

宠物家的十年进化或许能够揭示服务业的本质规律:在情绪价值主导的新消费时代,“确定性”已从商业概念升维为产业基础设施。宠物经济的野蛮生长期正在结束,取而代之的精细化运营时代。

这样的确定性革命的意义远超商业本身——宠物护理从充满焦虑的消费行为,进化为可预期、可信赖的生活方式。而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跟随宠物家的脚步,整个行业也将从价格战的泥潭,走向价值竞争。

行业前行的终局远远未到,但宠物家至少证明了一件事——当行业集体总是沿着惯性向前时,总有人选择先修好内功再重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