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雷达|广信科技再战北交所,业绩大爆发与同行背离,曾发生多起安全事故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宁可坚
从创业板到北交所,广信科技“闯关”8年再启程。2024年6月28日,北交所官网显示,广信科技IPO申请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东兴证券。近日,广信科技回复了二轮问询函。
据悉,公司曾于2017年尝试闯关创业板,然而未能通过证监会创业板发审委的审核,未能如愿上市。

资料显示,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绝缘纤维材料及其成型制品,主要用于不同电压等级输变电设备的主纵绝缘。
广信科技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魏冬云和魏雅琴,二人为父女关系。
业绩大爆发与同行背离
2021年至2024年1-6月,公司归母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916.73万元、1039.99万元、4520.55万元、4947.49万元,2024年1-9月经审阅收入为4.15亿元,同比增长43.60%,归母扣非后净利润为7942.65万元,同比增长200.07%,预计2024年归母扣非后净利润约为1.05亿元至1.1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约为132.27%至149.97%。
需要注意的是,同行业可比公司东材科技2024年1-9月收入增幅14.85%,归母净利润下降22.77%,恒缘新材2024年1-6月收入增幅0.58%,归母净利润下降38%,2023年可比公司东材科技、神马电力的绝缘材料相关产品产量下降。
与可比公司的业绩变动差异合理吗?二轮问询函中,业绩成为北交所首当其冲的关注点。
广信科技提到,2024年业绩增加的主要原因有,随着下游市场需求逐步旺盛,2024年公司产品的销售数量有所增长并适当提高了销售价格,进而销售金额大幅增长;2024年度直销客户收入占比提高,由2023年的70.03%增加至75.97%,而直销客户销售单价略高于经销客户,因此整体拉高了平均销售单价。此外,2024年度,毛利率较高的绝缘纤维成型制品销售占比从2023年的28.24%提升至2024年的34.43%。
广信科技详细列出了公司营业收入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比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增幅与神马电力(神马电力下游主要市场亦为输变电行业)相近,高于东材科技、民士达和恒缘新材,广信科技称,主要系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产品内容、产品结构、产品定价、原材料种类、产品销售区域、下游应用市场、客户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公司进一步解释称,公司所处行业正处于高景气阶段,下游输变电行业需求旺盛,公司在销售端适度提价,与此同时,公司的原材料采购价格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因此公司营业收入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呈高速增长趋势。
不过,广信科技在招股书提示风险,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建成后,公司预计将新增固定资产合计约1.1亿元,预计每年新增的折旧费用合计约1000万元,新增折旧将对公司净利润产生压力。由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达产至产生经济效益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项目建成投产后的一段时间内,新增折旧费用可能会减少公司净利润水平。
另外,报告期内,广信科技存在收入单据客户只签字未盖章等单据效力瑕疵情形。
报告期内,只签字未盖章单据收入金额为1.85亿元、2.66亿元、4.2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60.96%、63.59%、73.94%。

广信科技的解释是,由于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大型变压器生产企业,印章管控较为严格,客户内部使用印章的授权需要较高权限,审批流程较长,且公司交付的产品数量众多、交货频率较高,无法单独满足公司的需要,因此签收单难以加盖客户盖章。
经销商员工数量极少
根据前次问询回复,公司经销商中沈阳市广信缘物资销售中心、邵阳市电工材料有限公司的股东/负责人持有公司股份,视同为公司关联方,且均为公司报告期内核心经销商,多家经销商(包括以上经销商)同类产品仅向公司采购,邵阳市电工材料有限公司为公司2021年第一大客户,其于2023年开始自己投资工厂生产与公司同类产品,公司停止与其合作。
前二十大经销商中存在13家经销商员工不足10人,其中沈阳市广信缘物资销售中心仅1名员工。部分经销商“零库存”模式,采购货物从公司直接发往终端客户。
核心经销商之间毛利率差异较大,主要系向不同客户销售的产品结构差异较大所致。
广信科技对此回应表示,从员工人数来看,公司主要经销商员工人数主要集中在2-30人区间,员工人数较少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经销商业务主要涉及销售环节,业务开展主要依赖于客户渠道资源,属于轻资产运营,因此不需要大量员工以维持日常经营。
以沈阳市广信缘物资销售中心为例,根据其访谈确认,该客户日常经营工作主要包括接收客户订单、向公司下订单和安排发货,在其客户相对集中的情况下,5名员工(包含参保员工1人以及其实际控制人及其配偶等未参保员工4人)即可完成前述工作并维持公司日常经营。
北交所还要求公司说明,与沈阳市广信缘物资销售中心等经销商共用商号的原因、合规性。
广信科技称,沈阳市广信缘物资销售中心在其名称中使用“广信”字样,主要目的是体现与公司之间的业务合作关系,便于其销售公司产品,其使用“广信”商号的原因具有合理性。
是否通过放松信用政策刺激销售?
2024年6月末公司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融资余额占收入比例为73.88%,较2023年末大幅增长。公司对于交易量大、信誉良好、合作较为稳定的直销客户、经销商分别给予2-6个月、1-3个月的信用账期,报告期内部分主要客户信用政策发生变动。
公司还存在向客户票据找零的情形,2021年度、2022年1-4月公司向客户票据找零金额分别为397万元和40万元。
北交所要求,说明2021年-2023年部分主要客户信用政策较为宽松,信用期长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原因,给予不同客户不同信用期的原因,是否存在通过放松信用政策刺激销售的情形。
广信科技回复到,公司根据客户类型、购买产品类型以及对客户的评级等因素综合考虑,并给予不同客户不同信用期。具体而言,针对合作时间短、交易量较小的直销客户、经销商,公司一般不给予信用期,采用款到发货或货到付款的信用政策;对于交易量大、信誉良好、合作较为稳定的经销商一般给予1-3个月的信用账期,对于交易量大、信誉良好、合作较为稳定的直销客户一般给予2-6个月信用账期。公司主要应收账款客户的信用政策、结算方式等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通过放宽信用政策刺激销售情况。
曾发生多起较大伤亡情况的安全事故
广信科技安全生产违规事项整改的有效性也是北交所关注的重点。
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公司及其子公司设立以来发生的存在较大伤亡情况的安全事故共有4起。分别发生在2013年、2015年、2019年、2021年。

针对2013年2月、2015年5月的安全事故,公司已与职工家属达成《调解协议书》并支付工亡相关费用;同时,新邵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17年4月出具证明:“经查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2月、2015年5月发生两起工伤死亡事故造成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两名职工死亡,我局认为上述两起工亡事故不属于重大安全事故,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及时处置,不存在安全生产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我局不会因该等事故对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行政处罚”。
针对2019年安全事故,广信科技已按处罚决定书的要求按时完成了罚款的缴纳,且已与职工家属达成《调解协议书》并支付工亡相关费用;
针对2021年安全事故,广信科技已按处罚决定书的要求按时完成了罚款的缴纳,且已与当事人家属达成《调解协议书》并支付相关赔偿款项;同时,新邵县应急管理局于2023年4出具证明:“2021年6月30日,新邵德信发生一起一般安全生产事故,我局依法对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单位)》。该起安全生产事故不构成重大违法行为。除此之外,新邵德信没有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被我局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