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论】两江评 | “扩大免签”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亮“绿灯”
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为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以下统称相关城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提升外籍人员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效能,推动相关城市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区域联动。
“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等一系列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的举措,无疑为国际消费中心培育建设亮起“绿灯”,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有序扩大免签范围,是激活国际消费市场的“催化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和消费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签证政策往往是影响游客出行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繁琐的签证办理流程可能会让许多潜在的国际游客望而却步。而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能够显著降低国际游客的出行门槛,激发他们来中国旅游和消费的意愿。更多的国际游客来到相关城市,将直接带动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多个消费领域的繁荣,为消费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推动相关城市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区域联动,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过境免签政策使得国际旅客在中转过程中有机会深入体验当地的文化和消费环境。通过区域联动,旅客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增加了消费的可能性和多样性。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相关城市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能促进区域间的消费协同发展,形成更强大的消费磁场。例如,旅客在一个城市过境时,可能会因为免签政策和区域联动,选择前往周边城市进行短期旅游和消费,带动整个区域的消费升级。
优化外籍人员入境通关手续,更能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入境服务指南、通讯服务、外币兑换、移动支付等服务的提供,让国际游客在抵达中国的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便利和舒适。这有助于消除他们的陌生感和不安情绪,使他们能够更加轻松地融入当地的消费环境。特别是移动支付的支持,能够让习惯了便捷支付方式的国际游客在中国也能享受到高效的消费体验,进一步促进他们的消费行为。同时,这些服务的完善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游客心目中的形象,为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进一步提升相关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和消费吸引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消费目的地。需要打造国际消费集聚区和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满足国际游客多样化的消费需求。通过设置多语种标识及导览设施,方便国际游客的出行和消费,让他们能够更加轻松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另外,增加外籍人员服务热线,更能为国际游客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解决他们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总之,有序扩大免签范围等一系列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的举措,为促进国际消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开“绿灯”,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前来中国消费,从而提升中国在全球消费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我国消费市场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
作者:张瑾
编辑:杨光志
审核:杨洋
华龙网两江评投稿邮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